營丘
(營丘,營丘)
1.古邑名。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北,以營丘山而得名。
周武王封呂尚於齊,建都於此。後改名臨淄。
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,封師尚父於齊營丘。”
張守節正義引《括地誌》:“營丘,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。”
三國魏阮籍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呂尚,磻溪之漁者,一朝指麾,乃封營丘。”
唐李白《鞠歌行》:“一舉釣六合,遂荒營丘東。”一說在今昌樂縣東南,春秋時名緣陵,漢置營陵縣。
2.晉時郡名。
東晉時,數萬家中原流民向北投奔前燕慕容廆,廆於漢遼西臨渝縣地安置青州,別置營丘郡。地在今遼寧省瀋陽市西。見《晉書·慕容廆載記》。
3.指宋畫家李成。
成,營丘人,以山水畫知名。
宋蘇軾《王晉卿所藏著色山》詩之一:“縹緲營丘水墨仙,浮空出沒有無間。”
宋陸遊《舍北晚眺》詩之一:“樊川詩句營丘畫,盡在先生拄杖邊。”
金段成己《題<秋暮山行圖>》詩:“問公何從得此本,筆勢髣彿營丘傳。”
清周亮工《書影》卷四:“元章時已無李矣,何近日營丘之紛紛耶!”
阅读:124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