條條
(條條,條條)
1.謂有條理、有次序。
《爾雅·釋訓》:“條條秩秩,智也。”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如天之為》:“其在人者,亦宜行而無留,若四時之條條然也。”
明王廷相《慎言·五行》:“獨不見水中之鱗乎?曲港之瀆,其生條條爾。”
2.暢達貌。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奉本》:“其基壤之所加,潤澤之所被,條條無疆。”
3.猶言每一條。
宋張先《蝶戀花》詞:“移得綠楊栽後院。學舞宮腰,二月青猶短……分付與春休細看,條條盡是離人怨。”
清陳維崧《師師令·汴京訪李師師故巷》詞:“含情試問舊倡樓,奈門巷,條條相似。”
4.猶蕭蕭。形容風聲。
清尤侗《瑤宮花史小傳》:“但見殘釭明滅,紙窗風聲條條,若有彈指而泣者。”
5.指各項事業的組織系統。與“塊塊”相對。
毛澤東《關於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》:“那個時候,也確是有些幹涉過多,上面‘五多’,條條往下插,插得下面很亂。”
6.指條文。
《人民日報》1965.2.24:“一個革命戰士,不能光看到職責規定的條條,凡是對國家、對人民有利的事情,就要拚上命去幹。”
阅读:125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