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漦

ok8.org > 詞典 > 龍漦

(龍漦,龍漦)

1.古代傳說中神龍所吐唾沫。語本《國語·鄭語》:“夏之衰,有二神龍止於王庭。

夏後蔔殺之與去之與止之,莫吉。蔔請其漦而藏之,吉。及周厲王之末,發而觀之,漦流於庭,化為玄黿。後宮童妾遇之而孕,生褒姒。

周幽王寵褒姒,欲殺申後所生太子而立褒姒子伯服,引起申戎之亂,西周因此而亡。”後因喻女子禍國。

唐駱賓王《為徐敬業討武曌檄》:“鷰啄皇孫,知漢祚之將盡;龍漦帝後,識夏庭之遽衰。”

2.以指禍國殃民之女子。

《舊唐書·則天皇後紀贊》:“龍漦易貌,丙殿昌儲。胡為穹昊,生此夔魖?”明許三階《節俠記·憂國》:“鸞旗遠,鳳駕遷,龍漦居尊國運艱,這牝雞鼓翼司晨,那雄狐肆誌滔天。”

清張篤慶《明季詠史》之二:“鶴禁無人瞻少海,龍漦有釁在昭陽。”

阅读:1210

●龍漦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