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裏嘩啦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稀裏嘩啦

【成語】:稀裏嘩啦

【拼音】:xī lǐ huā lā

【解釋】:象聲詞,形容雨、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。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。

【出處】:清·劉鶚《老殘遊記》第13回:“三更時候,又趕上大風大雨,隻聽得稀裏嘩啦,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。”

【示例】:大雨~地潑下來

【近義詞】:稀溜嘩啦、稀哩嘩啦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定語、狀語;用於口語

【英文】:rustling sound

(稀裏嘩啦,稀裏嘩啦)

形容毫不費勁或七零八落破敗不堪的樣子。
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一:“正下不來炕,揭不開鍋蓋,就來了八路三五九旅第三營,稀裏嘩啦把鬍子打垮。”

阅读:2114

●稀裏嘩啦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