鉏鋙
(鉏鋙,鉏铻)
亦作“鉏吾”。
1.互相抵觸,格格不入。
《六韜·軍用》:“蓋重車上板,結枲鉏鋙。”
《楚辭·九辯》:“圓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鉏鋙。”
洪興祖補註:“﹝鉏鋙﹞不相當也。”
南朝梁劉孝標《與宋玉山元思書》:“方鑿圓枘,鉏鋙難從。”
清曹寅《書院述事三十韻》:“經義與治事,枘鑿兩鉏鋙。”
章炳麟《國故論衡·文學總略》:“《文選》錄《易水》《大風》二歌,而獨汰去辯說,亦自相鉏吾矣。”
2.櫛齒狀物。
《呂氏春秋·仲夏》“飭鍾磬柷敔”漢高誘註:“敔,木虎,脊上有鉏鋙,以杖擽之以止樂。”
清趙翼《觀西洋樂器》詩:“連桐椌楬底,頻擽鉏鋙脊。”
阅读:12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