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波
(煙波,煙波)
1.指煙霧蒼茫的水面。
隋江總《秋日侍宴婁苑湖應詔》詩:“霧開樓闕近,日迥煙波長。”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淇水煙波,半含春色。”
明陳汝元《金蓮記·賜環》:“回首煙波,鱗鱗細翦殘雪。”
孫犁《白洋澱紀事·荷花澱》:“戰士們的三隻小船就奔著東南方向,箭一樣飛去了,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煙波裏。”
2.指避世隱居的江湖。
唐黃滔《水殿賦》:“城苑興闌,煙波思起。”
宋梅堯臣《送江陰王判官》詩:“誰知坐臥間,思及煙波裏。”
清曹寅《引鏡謝客》詩:“煙波情亦淡,塵海路常紆。”
3.比喻文章波瀾起伏。
侯方域《司成公家傳》附清徐作肅評:“次第生平直敘,而每事穿插照應,極密極老,敘法甚潔,卻以飲酒在在點綴作煙波,見文有餘地。”
清何焯《義門讀書記·史記一》:“言妃匹之際,繫天下之興亡,此正言也;而漢之諸後,或不由德,特言命以誌感慨,文有煙波。”
阅读:249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