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勝
(不勝,不勝)
1.無法承擔;承受不了。
《管子·入國》:“子有幼弱不勝養為累者。”
尹知章註:“勝,堪也。謂不堪自養,故為累。”
唐岑參《終南東溪口作》詩:“沙平湛濯足,石淺不勝舟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說·拗相公》:“見吾兒王雱荷巨枷,約重百斤,力殊不勝。”端木蕻良《鄉愁》三:“四個薄鐵的輪子若不勝其苦地在地下滾著。”
2.不盡。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三》:“賦斂無厭,使民如將不勝,萬民懟怨。”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夫秦王有虎狼之心,殺人如不能舉,刑人如恐不勝,天下皆叛之。”
唐柳宗元《貞符》:“不勝唐德之代,光紹明濬,深鴻厖大,保人斯無疆。”
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四》:“十歲則賈逵暗誦六經……十歲以上不勝書矣。”
洪深《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》第二章四:“這些都經劇作者描寫過,正是舉不勝舉。”
3.非常;十分。
《後漢書·皇甫規傳》:“臣不勝至誠,沒死自陳。”
唐韓愈《袁州申使狀》:“在愈不勝戰懼之至,伏乞仁恩,特令改就常式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車殆馬煩,不勝困憊。”
馬南村《燕山夜話·創作新詞牌》:“如有熱心的朋友,願意試一試,則不勝歡迎之至。”
4.制伏不住;敵不住。
《管子·正世》:“暴人不勝,邪亂不止,則君人者勢傷而威日衰。”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九江王布與龍且戰,不勝,與隨何閒行歸漢。”
5.不超過。
《禮記·表記》:“虞夏之文,不勝其質;殷周之質,不勝其文。”
三國魏曹丕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孔融體氣高妙,有過人者,然不能持論,理不勝詞。”
6.方言。不如。
歐陽山《高幹大》第六章:“我想照那樣子辦合作社,什麽作用也起不了,還不勝不辦。”
阅读:177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