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蔀

蔀字的筆畫:13畫;

ㄅㄨˋ

〔《廣韻》蒲口切,上厚,並。〕

〔《廣韻》普後切,上厚,滂。〕

1.覆蓋於棚架上以遮蔽陽光的草席。

《易·豐》:“豐其蔀。”

王弼註:“蔀,覆曖,鄣光明之物也。”

2.引申為覆蓋。

《易·豐》:“豐其屋,蔀其家。”

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:“欲豐其屋,乃蔀其家。”

清姚鼐《次韻答毛學博》:“文家俗見蔀千層,嫵媚誰曾識魏徵。”

3.古曆法名詞。我國漢初所傳六種古代曆法,以十九年為章,章有七閏。四章為蔀,二十蔀為紀,六十蔀為元。冬至與月朔同日為章首,冬至在年初為蔀首。

《後漢書·律曆誌下》:“月分成閏,閏七而盡,其歲十九,名之曰章。章首分盡,四之俱終,名之曰蔀。”

《北史·儒林傳上·李業興》:“造九宮行棋曆,以五百為章,四千四十為蔀。”

清龔自珍《五經大義終始答問八》:“大橈作甲子,一日亦用之,一歲亦用之,一章一蔀亦用之。”

阅读:1493

●蔀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