歪
歪字的筆畫:9畫;
I
wāi
ㄨㄞ
〔《字彙》烏乖切〕
1.不正;斜;偏。
元馬致遠《殘曲·集賢賓》:“酷吟得詩句穩,忙寫得字兒歪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歪戴著瓦楞帽。”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一章:“我們對這回作戰的看法還有偏差,他們區上的幹部怕更歪。”
2.不正當;不正派。
元宮天挺《範張雞黍》第一摺:“他歪吟的幾句詩,胡謅下一道文,都是些要人錢諂佞臣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旌陽宮鐵樹鎮妖》:“孽龍!你如今學這等歪,卻要放風,我那個聽你!”
3.謂側臥。
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沒地裏的巡檢,東邊歇兩日,西邊歪幾時,正不知他那裏是住處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八九回:“說著,自己走到裏間屋裏床上歪著,慢慢的細想。”
周立波《懶蛋牌子》:“主任真是一宿沒回家,才歪一歪,你們就來了。”
4.方言。誣陷,把責任推卸給他人。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七:“我姓韓的橋是橋,路是路,一清二白的,怕誰來歪我不成。”
5.方言。橫蠻。
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硬是比老虎還歪!老虎,隻要我手上有家夥,我就敢整它;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屠戶,你敢整他嗎?”
6.方言。超過。
管樺《雨來沒有死》四:“晌午歪了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四:“小王跟趙玉林推完了碾了,已是晌午大歪了。”
II
w·i
ㄨㄞˇ
扭傷。
《紅樓夢》第七六回:“方才大老爺出去,被石頭絆了一下,歪了腿。”
阅读:185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