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中

ok8.org > 詞典 > 郎中

1.官名。始於戰國。

秦漢沿置。掌管門戶、車騎等事;內充侍衛,外從作戰。另尚書臺設郎中司詔策文書。

晉武帝置尚書諸曹郎中,郎中為尚書曹司之長。

隋唐迄清,各部皆設郎中,分掌各司事務,為尚書、侍郎之下的高級官員,清末始廢。

《韓非子·孤憤》:“郎中不因則不得近主,故左右為之匿。”舊註:“郎中,為郎居中,則君之左右之人也。”
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一歲皆輒試,能通一蓺以上,補文學掌故缺;其高弟可以為郎中者,太常籍奏。”

晉李密《陳情事表》:“詔書特下,拜臣郎中。”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二一回:“這位王伯述……補缺之後,升了員外郎,又升了郎中,放了山西大同府。”

2.稱醫生或賣藥兼治病的人。

宋洪邁《夷堅支甲誌·杜郎中驢》:“杜涇郎中,河府滎河縣上原村人也。世為醫,貲業稍給。”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五:“奇妙,奇妙!郎中診罷,嘻嘻的冷笑,道:五臟六腑又調和,不須醫療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﹝範進﹞漸漸喘息過來……眾人扶起,借廟門口一個外科郎中‘跳駝子’板凳上坐著。”

周立波《蓋滿爹》:“﹝蓋滿爹﹞從樓梯上掉下地來,肩胛骨錯出了榫頭,請個草藥子郎中足足治了兩個月才好。”

3.宋時稱職事人員或親隨。

宋吳自牧《夢粱錄·雇覓人力》:“或藥鋪要當鋪郎中,前後作……俱各有行老引領。”

阅读:1188

●郎中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