崒
崒字的筆畫:11畫;
I
zú
ㄗㄨˊ
〔《廣韻》慈恤切,入術,從。〕
1.高;險峻。
南朝宋鮑照《蕪城賦》:“格高五嶽,袤廣三墳,崒若斷岸,矗似長雲。”
唐韓愈《伯夷頌》:“昭乎日月不足為明,崒乎泰山不足為高。”
明方孝孺《〈張彥輝文集〉序》:“司馬遷豪邁不羈,寬大易直,故其文崒乎如恒華,浩乎如江河。”
2.引申為高超。
清魏源《武進莊少宗伯遺書序》:“崒乎董膠西之對天人,醰乎匡丞相之述道德。”
3.見“崒嵂”、“嵂崒”。
II
cuì
ㄘㄨㄟˋ
〔《字彙》秦醉切〕
通“萃”。
聚集,會集。
《文選·宋玉〈高唐賦〉》:“崒中怒而特高兮,若浮海而望碣石。”
李善註:“崒,聚也。謂兩浪相合聚而中高也。”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》:“珍怪鳥獸,萬端鱗崒,充牣其中,不可勝記。”
李善註引張揖曰:“‘崒’與‘萃’同,集也。”按,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作“萃”。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異物來崒,私怪其故,發書占之,讖言其度。”
元周致中《異域誌》卷下:“﹝大秦國﹞西番之大國也,番商崒此。”
阅读:91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