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路
I
遮道,攔路。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九山王》:“翁患馬少,會都中解馬赴江南,遣一旅要路篡取之。由是九山王之名大譟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紅玉》:“後聞婦不屈死,益悲。冤塞胸吭,無路可伸。每思要路刺殺宋,而慮其扈從繁,兒又罔託。”
II
1.重要的道路;主要的道路。
《北史·李崇傳》:“崇乃村置一樓,樓懸一鼓,盜發之處,雙槌亂擊,四面諸村,聞鼓皆守要路。”
唐杜甫《寄司馬山人》詩:“懸旌要路口,倚劍短亭中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十:“鎮裏的一營兵隻夠守住那條到縣裏去的要路。”
2.顯要的地位。
《新唐書·崔湜傳》:“丈夫當先據要路以制人,豈能默默受制於人哉!”元無名氏《凍蘇秦》第三摺:“如今那有才學的受窮困,幾時得居要路為卿相。”
清黃六鴻《福惠全書·筮仕·薦記》:“凡要路有相識,懇其致劄所轄上司以求青照,然此為下乘說法。”
阅读:12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