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虞

虞字的筆畫:13畫;

ㄩˊ

〔《廣韻》遇俱切,平虞,疑。〕

“吳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猜度;料想。
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儆戒無虞,罔失法度。”

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君處北海,寡人處南海,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晉陸翽《鄴中記》:“冰井臺……又有窖粟及鹽,以備不虞。”

崇彜《道鹹以來朝野雜記》:“當恭邸與英法各國議約之際,特偕此公同往,以備不虞。”

2.憂慮,憂患。

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衛文公有邢狄之虞,不能禮焉。”

唐韓愈《與鳳翔邢尚書書》:“戎狄棄甲而遠遁,朝廷高枕而無虞。”

《剪燈新話·寄梅記》:“盛意既濃,沮之則近無情,從之則虞有辱,奈何?”魯迅《朝花夕拾·〈二十四孝圖〉》:“一到臥冰求鯉,可就有性命之虞了。”

3.準備,防範。

《孫子·謀攻》:“以虞待不虞者,勝。”

李筌杜牧註:“有備預也。”

《三輔黃圖·雜錄》:“舊典,行幸所至,必遣靜室令先按行清靜殿中,以虞非常。”

唐白居易《草堂記》:“敞南甍,納陽日,虞祁寒也。”

宋葉適《葉嶺書房記》:“募兵急備守,補樓船器甲之壞,以虞寇至。”

4.企望;期待。

《左傳·桓公十一年》:“且日虞四邑之至也。”
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左傳上》:“家大人曰:《方言》曰:‘虞,望也。’言日望四邑之至也。”
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昭公六年》:“始吾有虞於子,今則已矣。”

5.欺詐。

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:“無貳無虞,上帝臨女。”

毛傳:“虞,誤也。”

馬瑞辰通釋:“虞與誤古同音通用……《廣雅·釋詁》:‘虞,欺也。’誤亦欺。”

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無爾詐,爾無我虞。”

6.驚。
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悔吝者憂虞之象也。”

俞樾《群經平議·周易》:“《廣雅·釋詁》曰:‘虞,驚也。’然則憂虞猶言憂驚也。”

7.通“娛”。
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恃險與馬,而虞鄰國之難,是三殆也。”

楊伯峻註引楊樹達《讀左傳》:“虞讀如娛。

《說文》:‘娛,樂也。’”

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故主虞而安,吏肅而嚴,民樸而親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管子九》:“虞與娛同,樂也,言國有道則主樂而安也。”

漢劉向《說苑·建本》:“追觀上古,友賢大夫,學問講辯,日以自虞。”

《宋史·樂誌七》:“羽籥陳容,幹戚按節,德閑而泰,功勞而決,虞我神祇,揚我謨烈,盡美盡善,福流有截。”

8.古代掌管山林川澤之官。

《書·舜典》:“咨益,汝作朕虞。”

孔傳:“虞,掌山澤之官。”

《史記·貨殖列傳序》:“《周書》曰:‘農不出則乏其食,工不出則乏其事,商不出則三寶絕,虞不出則財匱少。’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。此四者,民所衣食之原也。”

郭沫若《奴隸制時代·奴隸制的下限在春秋與戰國之交》:“虞即《周禮》的山虞、澤虞。大抵魚鹽銅鐵都歸虞管轄,在性質上看來一多半是屬於工的。”

9.古代一種祭祀名。既葬而祭叫虞,有安神之意。
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有司以幾筵舍奠於墓左,反,日中而虞。”

《釋名·釋喪制》:“既葬,還祭於殯宮曰虞。謂虞樂安神,使還此也。”

唐皮日休《鄙孝議》下:“故合葬於防,孔子先反者,尚修虞事也。今之愚民,既葬不掩,謂乎不忍也;既掩不虞,謂乎廬墓也。”

《續資治通鑒·宋仁宗嘉祐八年》:“十一月,己亥,虞主至自山陵,皇太後迎奠於瓊林苑……庚子,虞於集英殿。”

10.朝代名。帝舜有天下之號。

11.古國名。

舜之先封於虞,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。

周武王克殷,封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後人於此,是為西虞。

12.古國名。

夏禹封舜子商均於虞,為今河南省虞城縣。

夏少康自有仍奔虞,即此。

13.姓。

戰國時有虞卿。見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。

阅读:1709

●虞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