畛
畛字的筆畫:10畫;
zhěn
ㄓㄣˇ
〔《廣韻》章忍切,上軫,章。〕
〔《廣韻》側鄰切,平真,莊。〕
1.田間分界的小路。
《詩·周頌·載芟》:“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”
孔穎達疏:“畛是地畔道路之名。”
《楚辭·大招》:“田邑千畛,人阜昌隻。”
王逸註:“畛,田上道也。”
唐李賀《新夏歌》:“野家麥畦上新壟,長畛徘徊桑柘垂。”
清惲敬《分霞嶺記》:“隩之南,連岡叠巘,如青霞拍天……其上即鐵橋也,界羅浮二山如懸畛。”
2.泛指道路。
《周禮·地官·遂人》:“凡治野,夫間有遂,遂上有徑,十夫有溝,溝上有畛。”
鄭玄註:“徑、畛、塗、道、路,皆所以通車徒於國都也。徑容牛馬,畛容大車。”
南朝宋謝靈運《登臨海嶠初發疆中》詩之一:“與子別山阿,含酸赴脩畛。”
3.界限;疆界。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夫道未始有封,言未始有常,為是而有畛也。”
成玄英疏:“畛,界畔也。”
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殿未出乎城闕,旆已反乎郊畛。”
李善註:“宋衷《太玄經》註曰:畛,界也。”
4.泛指田地。
清顧炎武《靈石縣東北三十五裏神林晉介之推祠》詩:“去矣適其時,耕此荒山畛。”
5.根;根本。
漢揚雄《太玄·礥》:“初一,黃純於潛,不見其畛,藏鬱於泉。”
範望註:“畛,根也。鬱,化也。此言十一月之時,陽氣潛在地下養萬物之根荄,在黃泉之下,不見其根鄂也。”
6.致告。
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臨諸侯,畛於鬼神。”
鄭玄註:“畛,致也。祝告致於鬼神辭也。”
王國維《〈殷墟書契考釋〉序》:“下至牢鬯之數,軍旅風雨之占,莫不畛於鬼神,比其書命。”
7.量詞。古代用於計量田地。
《戰國策·楚策一》:“葉公子高,食田六百畛。”
阅读:12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