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蒙

ok8.org > 詞典 > 發蒙

(發蒙,發蒙)

I

1.啟發矇昧。

《易·蒙》:“初六,發蒙,利用刑人。”

孔穎達疏:“以能發去其蒙也。”

漢枚乘《七發》:“發蒙解惑,不足以言也。”

唐劉長卿《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創》詩:“飛錫今何在,蒼生待發蒙。”

清許汝霖《贈湯宗伯潛庵先生》詩:“拜獻忝後塵,發蒙仰先覺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臺靜農》:“昨始得《右文說在訓詁學上之沿革及其推測》一本,入夜循覽,砉然發蒙。”

2.謂開始學習識字讀書。
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海敘不遇》:“﹝段維﹞年及強仕,殊不知書;一旦自悟其非,聞中條山書生淵藪,因往請益。眾以年長猶未發蒙,不與授經。”

宋周煇《清波雜誌》卷五:“或謂童稚發蒙之師,不必妙選,然先入者為之主,亦豈宜闊略世故。”

鄒韜奮《經歷》附錄:“我六歲的時候,由父親自己為我‘發蒙’,讀的是《三字經》。”

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四:“我在發蒙兩三年以後,先生便要教我作對子。”

3.揭開蒙蓋物。喻輕而易舉。

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一日發兵,使人即刺殺大將軍青,而說丞相下之,如發蒙耳。”

裴駰集解引韋昭曰:“如蒙巾,發之甚易。”
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商戰》:“彼之謀我,噬膏血匪噬皮毛,攻資財不攻兵陣,方且以聘盟為陰謀,借和約為兵刃,迨至精華銷竭,已成枯臘,則舉之如發蒙耳。”

II

糊塗;弄不清楚。如:這事兒弄得我發蒙了。

阅读:1272

●發蒙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