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度

ok8.org > 詞典 > 法度

1.法令制度。
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儆戒無虞,罔失法度。”

漢賈誼《<過秦論>上》:“內立法度,務耕織,修守戰之具。”
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記事一》:“仁宗皇帝守成,皆遵先朝法度。”

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南唐法度,凡官府破耗軍糧至三百石者,即行處斬。”

茅盾《宿莽·大澤鄉》:“始皇帝賓天後,法度就亂了。”

2.特指度量衡制度。

《論語·堯曰》:“謹權量,審法度,修廢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”

《漢書·律曆誌上》:“審法度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法度,丈尺也。”

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下:“﹝始皇﹞一法度衡石丈尺,徙天下豪傑於鹹陽,約十三萬戶。”

3.規範;規矩。

《管子·中匡》:“今言仁義,則必以三王為法度,不識其何故也?”唐韓愈《柳子厚墓誌銘》:“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,悉有法度可觀。”
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徐敦立言:往時士大夫家,婦女坐椅子兀子,則人皆譏笑其無法度。”
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碑帖·唐磚塔銘》:“可見古人用筆,一挑一趯,皆有法度可尋也。”徐遲《牡丹》三:“一個女人有了她自己的愛情是犯了罪的。法度開始拘束她了。”

4.格式。

晉摯虞《會朝堂五輅制度議》:“諸車之合於法度可以示訓者,則輅為名。”

《三國演義》第一○二回:“司馬懿見了木牛流馬,必然仿我法度,一樣製造。”

5.辦法,方法。

《水滸傳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又問道:‘還有甚麽法度害我?’”

《水滸傳》第七六回:“下官到彼,見機而作,自有法度。”

阅读:1420

●法度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