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訾

訾字的筆畫:13畫;

I

ㄗˇ

〔《廣韻》將此切,上紙,精。〕

亦作“訿”。

1.不思使上司滿意;不稱職。參見“訾訾”。

2.詆毀;指責。
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不登高,不臨深,不茍訾,不茍笑。”

孔穎達疏:“相毀曰訾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徵聖》:“雖欲訾聖,弗可得已。”

《新唐書·崔弘禮傳》:“弘禮短於治民,少愛利,晚頗務多積,素議訿之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司文郎》:“宋便誦其文,如夙讀者,且誦且訾。生跼蹐汗流,不言而去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·〈遊仙窟〉序言》:“《唐書》雖稱其文下筆立成,大行一時,後進莫不傳記,日本、新羅使至,必出金寶購之,而又訾為浮艷少理致。”

3.指詆毀、非議的話。

《新唐書·後妃傳上·則天武皇後》:“由是昭儀得入其訾,後無以自解。”

4.厭恨。

《逸周書·太子晉》:“四荒至,莫有怨訾,乃登為帝。”

孔晁註:“訾,嘆恨也。”

5.通“飺”。參見“訾食”。

6.通“此”。這。

《老子·道經》:“天下皆知美為美,惡已;皆知善,訾不善矣。”通行本作“斯”。

II

〔《廣韻》即移切,平支,精。〕

1.希求;思慮。

《禮記·少儀》:“不疑在躬,不度民械,不願於大家,不訾重器。”

鄭玄註:“訾,思也。”

《韓非子·亡徵》:“變褊而心急,輕疾而易動發,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,可亡也。”

陳奇猷集釋:“訾,思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勇惠》:“臨財而不訾,臨難而不避者,聖人之所取,而君子之行也。”

2.衡量;計量。

《商君書·境內》:“其獄法:高爵訾下爵級。”

蔣禮鴻錐指:“訾亦量也。量其罪,貶其爵。”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時難》:“懷其王佐之器,抱其邈世之材,秉竿擁築,老死於庸兒之伍,而遂不遭文王、高宗者,必不訾矣。”

宋王安石《祭高樞密若訥文》:“江含海畜,其富無訾。”參見“訾相”。

3.通“貲”。錢財。
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相如既學,慕藺相如之為人也,更名相如。以訾為郎,事孝景帝,為武騎常侍,非其好也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訾讀與貲同。貲,財也。”

元余闕《慈利州天門書院碑》:“惟此田氏,訾長厥裏。”

4.通“貲”。資給。參見“訾養”。

5.通“貲”。罰款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下》:“王曰:‘訾之人二甲。夫非令而擅禱,是愛寡人也。’”高亨《諸子新箋·韓非子》:“訾,借為貲。

《說文》:‘貲,小罰,以財自贖。’漢律:‘民不繇,貲錢二十二。’是貲之本義為罰。”

6.引申為索取財物。參見“訾笮”。

7.通“恣”。放縱。
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今之所謂處士者……行偽險穢而彊高言謹愨者也,以不俗為俗,離縱而跂訾者也。”

楊倞註:“訾,讀為恣。”

8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鞏縣西南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單子取訾。”

杜預註:“訾在河南鞏縣西南。”

9.姓。

漢有樓虛侯訾順。見《漢書·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。

III

〔《集韻》津私切,平脂,精。〕

通“咨”。

嗟嘆之辭。

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“一人曰:‘訾!天下之主,有侵君者,臣請以臣之血湔其衽。’”鮑彪註:“訾,不稱意也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權勛》:“子反叱曰:‘訾!退!酒也。’”

《漢書·禮樂誌》:“六龍之調,使我心若。訾黃其何不徠下!”顏師古註:“訾,嗟歎之辭也。黃,乘黃也。歎乘黃不來下也。訾音咨。”

IV

〔《集韻》才支切,平支,從。〕

通“疵”。

1.疾病。參見“訾厲”。

2.過失。
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故子之所刺於禮者,亦非禮之訾也。”

鄭玄註:“訾,病也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知士》:“劑貌辨之為人也多訾。”

畢沅校正:“《國策》作‘疵’。

高誘註:疵,闕病也。

鮑彪註:疵,病也,謂過失。”

阅读:1379

●訾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