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汗浹背
【成語】:流汗浹背
【拼音】:liú hàn jiā bèi
【解釋】:①形容出汗多,濕透了背上的衣服。②形容慚愧不安之極。
【出處】:宋·無名氏《青瑣後集》:“每延英奏對,雖嚴冬盛寒亦流汗浹背。”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五卷:“[桂員外]猛然驚醒,流汗浹背,乃是一夢,身子卻在寓所,天已大明了。”
【示例】:聖公藉新市之兵,盆子憑赤眉之眾,其烏合同也。聖公稱尊,~;盆子建號,宛縮欲啼,其負乘同也。 ★明·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一》
【近義詞】:汗流浹背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滿身大汗
1.形容出汗多,濕透了背上的衣服。
宋無名氏《青瑣後集》:“每延英奏對,雖嚴冬盛寒亦流汗浹背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﹝桂員外﹞猛然驚醒,流汗浹背,乃是一夢,身子卻在寓所。”
明宋濂《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大千禪師照公石墳碑文》:“﹝熙公﹞一日閱真淨語至頭陀石擲筆峰處,默識懸解,流汗浹背。”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一》:“聖公藉新市之兵,盆子憑赤眉之眾,其烏合同也。
阅读:163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