闒茸
(闒茸,阘茸)
1.庸碌低劣。
漢桓寬《鹽鐵論·利議》:“諸生闒茸無行,多言而不用,情貌不相副。”
《舊唐書·王伾傳》:“伾闒茸,不如叔文,唯招賄賂,無大誌,貌寢陋。”
章炳麟《國家論》:“特世人執是以為高名,則不知集眾所成,其能力最為闒茸。”
2.指庸碌、低劣的人或馬等。
漢賈誼《吊屈原賦》:“闒茸尊顯兮,讒諛得誌。”
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憂苦>》:“同駑騾與乘駔兮,雜班駮與闒茸。”
王逸註:“闒茸,駑頓也。”
洪興祖補註:“闒茸,劣也。”
《宋書·顏延之傳》:“交遊闒茸,沈迷麯糱。”
明張景《飛丸記·公館言情》:“看闒茸都逃避,使朽骨陰沾寵。”
3.卑微。
前蜀貫休《贈李祐道人》詩:“闒茸復埃塵,難親復易親。”
清錢謙益《資政大夫兵部尚書贈太子少保申公神道碑銘》:“公以孤危寡援,值政地之闒茸,方圓互畫,枘鑿相入,視襄毅難也。”
阅读:142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