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窬

ok8.org > 詞典 > 穿窬

亦作“穿踰”。

1.挖墻洞和爬墻頭。指偷竊行為。

《論語·陽貨》:“色厲而內荏,譬諸小人,其猶穿窬之盜也歟!”何晏集解:“穿,穿壁;窬,窬牆。”

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人能充無穿踰之心,而義不可勝用也。”

趙岐註:“穿牆踰屋,姦利之心也。”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擢才》:“巢許獲穿踰之謗。”

明何景明《躄盜》:“躄盜者,一足躄,善穿窬。”

梁啟超《新民說》八:“為穿窬者,雖以至醜極垢之名過毀之,其居也恬然。”

2.指小偷。

《北史·隋紀下·煬帝》:“穿窬無所厝其姦宄。”

元楊暹《西遊記》第二齣:“公事問明如徹底,一生隻怕問穿窬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於中丞》:“妝奩甚富,夜被穿窬席卷而去。”

阅读:1137

●穿窬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