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闈
(禮闈,禮闈)
1.漢代尚書省在建禮門內,又近禁闈,故稱之為禮闈。
《文選·任昉<王文憲集序>》:“出入禮闈,朝夕舊館。”
李善註引《十洲記》:“崇禮闈,即尚書上省門;崇禮東建禮門,即尚書下舍門,然尚書省二門名禮,故曰‘禮闈’也。”
張銑註:“禮闈,尚書省也。”
唐王維《工部楊尚書夫人京兆王氏墓誌銘》:“朝含香兮禮闈,夕青瑣兮黃扉。”
2.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,因其為禮部主辦,故稱禮闈。
唐杜甫《哭長孫侍郎》詩:“禮闈曾擢桂,憲府舊乘驄。”
唐劉禹錫《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續和》:“禮闈新榜動長安,九陌人人走馬看。”
清袁枚《隨園隨筆·禮闈》:“開元七年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呵,帝以員外郎望輕,乃移貢舉於禮部,以侍郎主之,禮部選士自此始。見《新唐書·選舉誌》。”
阅读:125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