畀
畀字的筆畫:8畫;
bì
ㄅ〡ˋ
〔《廣韻》必至切,去至,幫。〕
1.賜與。
《書·洪範》:“帝乃震怒,不畀洪範九疇。”
孔傳:“畀,與。”
宋洪邁《容齋隨筆·王逢原》:“逢原年二十八,居實纔二十。天畀其才而嗇其壽,籲,可惜哉!”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西域用兵始末》:“純皇帝實知其國內亂之可乘,足以竟先朝數十年未竟之緒,今事會適至,乃天以其國畀我大清,時不可失,遂決意用兵。”
2.給予;付與。
《詩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。”
高亨註:“畀,給予。”
《三國誌·吳誌·吳主傳》:“﹝嘉禾﹞五年春,鑄大錢,一當五百。詔使吏民輸銅,計銅畀直。”
沈鈞儒《〈申屠氏〉序言》:“余侄舜庭在美研究電影有年,與洪(洪深)君諗,因以是本畀余讀之。”
3.付托;委派。
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王崩,周人將畀虢公政。”
《新唐書·王世充傳》:“宇文化及擁兵北還,侗聽內史令元文都、盧楚等謀,以重官畀李密,使討賊。”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六章:“倘若不幸城陷,我身為大臣,世受國恩,又蒙今上知遇,畀以重任,惟有以一死上報皇恩!”
4.通“俾”。使。
《新唐書·杜暹傳》:“虜以金遺暹,暹固辭,左右曰:‘公使絕域,不可失戎心。’乃受焉,陰埋幕下。已出境,乃移文畀取之。”
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環王》:“不設刑,有罪者使象踐之;或送不勞山,畀自死。”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英傑歸真》:“敢請指教畀知王章,共守天朝之大典也。”
阅读:125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