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薾

薾字的筆畫:17畫;

I

ěr

ㄦˇ

〔《廣韻》奴禮切,上薺,泥。〕

〔《集韻》忍氏切,上紙,日。〕

1.花盛貌。

《說文·艸部》:“薾,華盛……《詩》曰:‘彼薾惟何。’”段玉裁註:“《小雅》文,今作爾。”

2.引申為盛貌。

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古者三代暴王桀、紂、幽、厲,薾為聲樂,不顧其民,是以身為刑僇,國為戾虛者。”

畢沅校註:“《說文》雲:‘薾,華盛。’言盛也。”

II

nié

ㄋ〡ㄝˊ

同“苶”。

1.疲倦貌。

《文選·謝靈運〈過始寧墅〉詩》:“緇磷謝清曠,疲薾慚貞堅。”

呂向註:“疲薾,困極之貌。”

宋蘇軾《葉嘉傳》:“上以不見嘉月餘,勞於萬機,神薾思困,頗思嘉,因命召至。”

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韓文靖公事輯》:“雖久病疲薾,不廢接對。”

2.羸弱。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百裏》:“冒昧茍得,闇於自量者,慮中道之顛躓,不以駑薾服鸞衡。”
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一》:“《國策》之文粗,《國語》之文細;《國語》之氣薾,《國策》之氣雄。”

阅读:1262

●薾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