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童
1.指特別聰明、才能非凡的兒童。
《南史·劉孝綽傳》:“﹝孝綽﹞幼聰敏,七歲能屬文。舅齊中書郎王融深賞異之,常與同載以適親友,號曰神童。”
《新唐書·劉晏傳》:“玄宗封泰山,晏始八歲,獻頌行在,帝奇其幼,命宰相張說試之,說曰:‘國瑞也。’即授太子正字。公卿邀請旁午,號神童,名震一時。”
魯迅《準風月談·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?》:“清朝末年,有些人讀的是‘天子重英豪,文章教爾曹,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’的《神童詩》。”
2.謂仙童。
南朝梁何遜《七召·神仙》:“列神童於羽帳,侍玉女於仙車。”
3.唐宋時所設童子科舉的別稱。
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上·楊炯》:“炯,華陰人,舉神童,授校書郎。”
《宋史·趙贊傳》:“贊七歲誦書二十七卷,應神童舉。”
阅读:135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