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散

ok8.org > 詞典 > 放散

1.猶揮霍。

漢荀悅《漢紀·宣帝紀四》:“延壽字長公,燕人也。先是為東郡太守,放散官錢,奢僭逾制。”

漢蔡邕《黃鉞銘》:“而經用省息,官有餘資,執事無放散之尤,簿書有進入之贏。”

2.分散。

《三國誌·魏誌·公孫瓚傳》“脅訓斬虞”裴松之註引晉孫盛《魏氏春秋》:“瓚部曲放散在外,自懼敗,掘東城門欲走。”

3.消散;散歇。

唐白居易《宿靈巖寺上院》詩:“葷血屏除唯對酒,歌鐘放散秪留琴。”

南唐馮延巳《采桑子》詞:“笙歌放散人歸去,獨宿江樓。”

4.解散。

宋蘇轍《乞罷修河司劄子》:“因旱災令權罷修河,放散夫役。”

宋李綱《與呂相公書》:“其劉忠、李宏、楊華、雷進、楊麽、鍾相殘黨,皆負固自若,馬友之徒,亦未曾放散。”

5.渙散。

宋葉適《覺齋記》:“穨弛放散,而謂之得本心。”

夏丏尊葉聖陶《文心》九:“因為罷課為的是國難,原沒有放散精神。”

6.散發,擴散。

沙汀《航線》:“身上放散出汗氣和黴熏氣。”

蕭紅《小城三月》:“草和牛糞都橫在道上,放散著強烈的氣味。”

阅读:1312

●放散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