惡聲
(惡聲,惡聲)
1.邪惡的聲音。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伯夷目不視惡色,耳不聽惡聲。”
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中夜聞荒雞鳴,蹴琨覺,曰:‘此非惡聲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2.粗魯的聲氣;怨恨之聲。
《莊子·山木》:“一呼而不聞,再呼而不聞,於是三呼邪,則必以惡聲隨之。”
《史記·樂毅列傳》:“臣聞古之君子,交絕不出惡聲。”
章炳麟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一條鞭法,名為永不加賦,而耗羨平餘猶在正供之外,徭役既免,民無惡聲,而舟車工匠遇事未嘗獲免。”
3.壞名聲。
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湯殺君而欲傳惡聲於子,故讓天下於子。”
《史記·蘇秦列傳論》:“吾故列其行事,次其時序,毋令獨蒙惡聲焉。”
4.噪音。
《林則徐日記·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》:“其路亦土多石少,車轍遂無惡聲矣。”
阅读:161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