鱄
鱄字的筆畫:22畫;
I
zhuān
ㄓㄨㄢ
〔《廣韻》職緣切,平仙,章。〕
〔《廣韻》旨兗切,上獮,章。〕
1.魚名。
《儀禮·士喪禮》:“陳三鼎於門外,北上,豚合升魚鱄鮒九。”
2.姓。
春秋吳有鱄設諸。見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。
II
tuán
ㄊㄨㄢˊ
〔《集韻》徒官切,平桓,定。〕
1.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魚。
《山海經·南山經》:“又東五百裏……黑水出焉,而南流註於海,其中有鱄魚,其狀如鮒而彘毛,其音如豚,見則天下大旱。”
晉郭璞《山海經圖贊·鱄魚顒鳥》:“顒鳥棲林,鱄魚處淵,俱為旱徵。”
2.蒲魚。
清屈大均《廣東新語·介語·鱟》:“蒲魚者鱄也,形如盤,大者圍七八尺,無鱗,口在腹下,目在額上,尾長有刺,能螫人,肉白多骨,節節相連比,柔脆可食。”
清吳震方《嶺南雜記》卷下:“蒲魚,即鱄魚,其味甚美,而尾極毒。”
III
liàn
ㄌ〡ㄢˋ
〔《集韻》龍眷切,去線,來。〕
人名用字。
《春秋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衛侯之弟鱄出奔晉。”
阅读:101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