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天
1.謂天之中央與八方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指九天以為正兮,夫唯靈脩之故也。”
王逸註:“九天謂中央八方也。”
漢揚雄《太玄·太玄數》:“九天:一為中天,二為羨天,三為從天,四為更天,五為睟天,六為廓天,七為減天,八為沈天,九為成天。”按,《呂氏春秋·有始》謂天有九野:中央曰鈞天,東方曰蒼天,東北曰變天,北方曰玄天,西北曰幽天,西方曰顥天,西南曰朱天,南方曰炎天,東南曰陽天。
2.謂天空最高處。
《孫子·形篇》:“善攻者,動於九天之上。”
梅堯臣註:“九天,言高不可測。”
唐李白《望廬山瀑布》詩之二:“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”
明宋濂《文原》:“九天之屬,其高不可窺;八柱之列,其厚不可測。”
毛澤東《水調歌頭·重上井岡山》詞:“可上九天攬月,可下五洋捉鱉。”
3.指宮禁。
唐王維《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》詩:“九天閶闔開宮殿,萬國衣冠拜冕旒。”
唐楊巨源《聖壽無疆詞》之九:“晴光五雲叠,春色九天深。”
唐王涯《宮詞》之七:“為看九天公主貴,外邊爭學內家裝。”
4.指帝王。
5.神名。
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九天巫,祠九天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《孝武本紀》雲‘立九天廟於甘泉’。
《三輔故事》雲‘胡巫事九天於神明臺’。”
阅读:11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