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洩

洩字的筆畫:9畫;

(洩,泄)

I

xiè

ㄒ〡ㄝˋ

〔《集韻》私列切,入薛,心。〕

同“泄”。

1.漏;泄漏。

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今夫地,一撮土之多,及其廣厚,載華嶽而不重,振河海而不洩,萬物載矣。”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臣與聞命矣,言若洩,臣不獲死。”

唐韓愈《毛穎傳》:“又善隨人意,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,雖見廢棄,終默不洩。”

2.排泄;傾瀉。
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記寶劍》:“歐冶子、幹將鑿茨山,洩其溪,取鐵英,作為鐵劍三枚。”
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事實一》:“劉刪詩亦用此事,故雲:‘危梁耿大壑,瀑布洩中天。’”

《宋史·蘇軾傳》:“河決曹村,泛於梁山泊,溢於南清河,匯於城下,漲不時洩,城將敗。”

3.減少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宰夫和之,齊之以味,濟其不及,以洩其過。”

杜預註:“洩,減也。”

4.發泄。
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德序外傳記》:“吳王將殺子胥,使馮同徵之。

胥見馮同,知為吳王來也。洩言曰:‘王不親輔弼之臣,而親眾豕之言,是吾命短也。高置吾頭,必見越人入吳也。’”

5.散,發散;排除。

《管子·山至數》:“故善為天下者,謹守重流,而天下不吾洩矣。”

尹知章註:“洩,散也。吾穀不散出。”

南朝陳徐陵《長相思》詩之二:“長相思,好春節,夢裏恒啼悲不洩。”

明徐榜《濟南紀政·楊化記》:“今大郊議抵,汝冤洩矣。”

6.停歇。

《文選·顏延之〈赭白馬賦〉》:“踠跡回唐,畜怒未洩。”

李善註引《方言》:“洩,歇也。”

7.方言。瀑布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漸江水》:“凡有五洩……此是瀑布,土人號為洩也。”

8.姓。

春秋鄭有洩氏。見《左傳·僖公七年》。

II

〡ˋ

〔《廣韻》餘制切,去祭,以。〕

見“洩洩”。

阅读:1362

●洩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