駑
簡體駑字的筆畫:8畫;繁體駑字筆畫:15畫。
(駑,駑)
nú
ㄋㄨˊ
〔《廣韻》乃都切,平模,泥。〕
1.劣馬。
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兇年則乘駑馬,祀以下牲,”漢東方朔《七諫·謬諫》:“駑駿雜而不分兮,服罷牛而驂驥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麗辭》:“若兩事相配,而優劣不均,是驥在左驂,駑為右服也。”
2.喻低劣無能。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相如雖駑,獨畏廉將軍哉?”
《漢書·匡衡傳》:“臣衡材駑,無以輔相善義,宣揚德音。”
李準《耕雲記》三:“我本來知道嘛,可我就因為嘴駑和責任心不強,沒有到黨委會說。”
3.喻遲鈍。
三國魏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性復疏懶,筋駑肉緩。”
阅读:156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