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考
1.祖先。
《詩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祭以清酒,從以騂牡,享於祖考。”
唐韓愈《祭鄭夫人文》:“春秋霜露,薦敬蘋蘩,以享韓氏之祖考。”
明朱國禎《湧幢小品·朱巷》:“既即大位,刻石於臨濠之陵,並祭四代祖考。”
蔡東藩《清史通俗演義》第十一回:“其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,事大將軍當如事朕,同心協力以圖進取,庶祖考英靈,為之欣慰。”
2.指已故的祖父。
宋曾鞏《太子賓客致仕陳公神道碑銘》:“至公之先始家南康軍之星子,至公又家江州之德化。曰知,公曾祖考也;曰彥璩,公祖考也;曰累贈禮部尚書俊,公考也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貞元元年》:“駱元光將殺徐庭光,謀於韓遊瑰曰:‘庭光辱吾祖考,吾欲殺之,馬公必怒,公能救其死乎!’”清顧炎武《貞烈堂記》:“余考及二姑年十九而余祖考亡。”
3.泛指父祖之輩。
唐範攄《雲溪友議》卷上:“武年二十三,為給事黃門侍郎;明年擁旄西蜀,累於飲筵對客騁其筆劄。
杜甫拾遺乘醉而言曰:‘不謂嚴定之有此兒也。’武恚目久之,曰:‘杜審言孫子,擬捋虎鬚?’合座皆笑,以彌縫之。
武曰:‘與公等飲饌謀歡,何至於祖考矣。’”
阅读:118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