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
服字的筆畫:8畫;
I
fú
ㄈㄨˊ
〔《廣韻》房六切,入屋,奉。〕
1.任用;使用。
《文選·屈原〈離騷〉》:“謇吾法夫前脩兮,非世俗之所服。”
呂向註:“服,用也。”
《荀子·賦》:“忠臣危殆,讒人服矣。”
楊倞註:“服,用也。”
《後漢書·梁竦傳》:“竦悉分與親族,自無所服。”
元本高明《琵琶記·旌表》:“服此休嘉,慰汝悼念。”
錢南揚校註:“服,用。”
2.飲用或食用藥物。
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醫不三世,不服其藥。”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即令更服丸藥,出入六日,病已。”
《百喻經·倒灌喻》:“醫未至頃,便取服之。”
清程麟《此中人語·瘋僧》:“陳視丸大如彈,黑色,姑服之。”
巴金《春》二十:“他服了藥,睡了十多天才漸漸地好起來。”
3.泛指食用。
4.道教吐納術語。
明陳繼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東華真人,服日月之象,男服日象,女服月象,日夜不廢,使人聰明,五藏生華。”參見“服日”。
5.實行;施行。
《書·說命中》:“旨哉!說乃言惟服。”
孔傳:“旨,美也。美其所言,皆可服行。”
《晏子春秋·諫上三》:“君身服之,故外無怨治,內無亂行。”
吳則虞集釋“此‘服’字當訓‘行’。”
《孔子家語·入官》:“君子修身反道,察裏言而服之。”
王肅註:“服,行。”
宋曾鞏《吳居厚京東轉運副使制》:“爾其勉矣,往服訓辭。”
6.從事;致力。
《詩·周頌·噫嘻》:“亦服爾耕,十千維耦。”
鄭玄箋:“服,事也。”
漢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士承舊德之名氏,農服先疇之畎畝。”
宋蘇軾《賜王存辭免恩命不允斷來章批答》:“亟服乃事,宜無復雲。”
清惲敬《讀〈魯仲連鄒陽傳〉》:“夫翕訿者據高位,愚賤者服先畝。”
7.職務;職位。
《書·旅獒》:“王乃昭德之致於異姓之邦,無替厥服。”
孔傳:“德之所致,謂遠夷之貢以分賜異姓諸侯,使無廢其職。”
《舊唐書·懿宗紀》:“景崇素聞孝悌……纘迺舊服,綽有令猷,朝廷獎能,續有處分。”
宋王安石《詔不允賜宰臣曾公亮已下辭南郊賜賚》:“朕初嗣服,於祖宗之制,未有所改也。”
8.事情。
《詩·小雅·六月》:“共武之服,以定王國。”
孔穎達疏:“有威嚴之將、恭敬之臣而共典是兵武之事。”
《素問·八正神明論》:“用針之服,必有法則焉,今何法何則?”王冰註:“服,事也。”
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不學雜服,不能安禮。”
俞樾《群經平議·禮記三》:“此‘服’字當從《爾雅·釋詁》‘服,事也’之訓。‘雜服’者,雜事也。”
9.執持。
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吳王昏乃戒,令秣馬食士。夜中,乃令服兵擐甲,係馬舌,出火竈,陳士卒百人,以為徹行百行。”
韋昭註:“服,執也。”
10.得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道原》:“明者固能察極,知人之所不能知,服人之所不能得。”按,原文“服”上有“人”字,整理者謂為衍文,是。
11.承受;承擔。
《書·呂刑》:“五罰不服,正於五過。”
漢桓寬《鹽鐵論·未通》:“今五十已上至六十,與子孫服輓輸,並給繇役,非養老之意也。”
宋曾鞏《左僕射門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並妻制》:“尚其不昧,服此茂恩。”
王西彥《古屋》第一部七:“他們要他替代兄弟服兵役,可是每次送進城去,結果都被發現了。”
12.招認。
《後漢書·班超傳》:“侍胡惶恐,具服其狀。”
《太平禦覽》卷四一一引晉祖臺之《誌怪》:“母曰:‘汝行後,婢進吾食,甚甘,然非魚肉,汝試問之。’既而問婢,婢服曰:‘實是螬蠐。’”宋洪邁《夷堅丁誌·南豐主簿》:“遂窮搜室中,得所煮缽,瑩始色變。執送府訊鞫,服與候兵通,欲置藥毒主翁,然後罄家貲以嫁。”
13.順從;降服。
《書·舜典》:“﹝舜﹞流共工於幽州,放驩兜於崇山,竄三苗於三危,殛鯀於羽山,四罪而天下鹹服。”
孔穎達疏:“天下皆服從之。”
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當是時,吳以伍子胥、孫武之謀,西破彊楚,北威齊晉,南服越人。”
唐陳子昂《為喬補闕論突厥表》:“窮兵黷武,傾天下以事之,終不能屈一王,服一國。”
宋曾鞏《屯田》:“唐起屯振武,皆內益蓄積,外有守禦之利,故能服夷狄,兼鄰國。”
郭小川《平爐王出鋼記》詩之二:“哪怕你平爐大王上了天,也得叫你老老實實服咱管。”
14.平服;平息。
宋洪邁《容齋隨筆·裴潛陸俟》:“曹操以裴潛為代郡太守,服烏桓三單於之亂。”
15.信服;佩服。
《書·康誥》:“嗚呼。封,有敘,時乃大明服。”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,賓客盡羞之,及孟嘗君有秦難,卒此二人拔之。自是之後,客皆服。”
宋司馬光《駕部員外郎司馬府君墓誌銘》:“兄曰:‘衣已燒矣,起視何益。’轉枕復寢。人皆服其度量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六回:“因天時尚早,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,竟是一口同聲說好,不過都帶有慘淡顏色,不覺暗暗點頭,深服古人‘苛政猛於虎’真是不錯。”
16.思念。
《詩·周南·關雎》:“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
毛傳:“服,思之也。”
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吾服女也甚忘,女服吾也亦甚忘。”
郭象註:“服者,思存之謂也。”
南朝宋謝靈運《燕歌行》:“誰知河漢淺且清,展轉思服悲明星。”
17.古代指王畿以外的地方。
《書·益稷》:“弼成五服,至於五千。”
孔傳:“五服,侯甸綏要荒服也。服五百裏。”
《北史·隋紀下·煬帝》:“況復南服遐遠,東夏殷大,因機順動,今也其時。”
南唐李璟《請改書稱詔表》:“庶無屈於至尊,且稍安於遠服。”
18.古代一車駕四馬,居中的兩匹稱服。
《詩·鄭風·大叔於田》:“兩服上襄,兩驂鴈行。”
鄭玄箋:“兩服,中央夾轅者。”
《文選·顏延之〈陽給事誄〉》:“如彼騑駟,配服驂衡。”
李善註:“服,謂兩馬夾轅者。”
宋陳師道《後山談叢》卷三:“駕以二馬夾轅謂之兩服,服供其事也。”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車》:“戰車四馬一班,分驂、服。”
19.駕;乘。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下十六》:“景公遊於菑,聞晏子死,公乘侈輿服繁駔驅之。”
《史記·樂書》:“馬散華山之陽而弗復乘;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復服。”
張守節正義:“服,亦乘也。”
宋司馬光《功名論》:“夫駕車者既服騏驥矣,又以駑馬參之,欲其並驅而前,不可得也。”參見“服牛乘馬”。
20.習,學習。
《禮記·孔子閑居》:“何為其然也,君子之服之也,猶有五起焉。”
鄭玄註:“服,猶習也。君子習讀此詩,起此詩之義,其說有五也。”
《韓非子·顯學》:“藏書策,習談論,聚徒役,服文學而議說,世主必從而禮之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智哉眾多士,服理辨昭昧。”
宋王禹偁《用刑論》:“予自幼服儒教,味經術,嘗不喜法家流。”
21.習慣;適應。
《楚辭·九章·橘頌》:“後皇嘉樹,橘徠服兮。”
王逸註:“服,習也。言皇天後土生美橘樹,異於眾木,來服習南土,便其風氣。”
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摺:“到京師服水土,趁路程節飲食。”張一弓《山村詩人》七:“我不服城裏那水土。”
22.穿著。
《詩·魏風·葛屨》:“要之襋之,好人服之。”
《陳書·沈眾傳》:“恆服布袍芒屩,以麻繩為帶。”
元元懷《拊掌錄》:“坐客乃執政及貴遊子弟,皆服白襴衫。”
清沈覆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﹝陳蕓﹞服余衣長一寸又半,於腰間折而縫之,外加馬褂。”
23.佩戴;佩帶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戶服艾以盈要兮,謂幽蘭其不可佩。”
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:“天子衣青衣,乘蒼龍,服蒼玉。”
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下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隨和之寶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劍。”參見“服玉”。
24.衣服;服飾。
《詩·曹風·候人》:“彼其之子,不稱其服。”
晉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紵衣絺服,雜沓傱萃。”
唐韓愈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乃著道士服,眾人莫臣知。”
丁玲《韋護》第一章:“韋護穿一件藍布工人服,從一個僅能容身的小門裏昂然的踏了出來。”
25.泛指器服。
《周禮·春官·都宗人》:“正都禮與其服。”
鄭玄註:“服謂衣服及宮室車旗。”
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虢之會,楚公子圍二人執戈先焉……今大夫而設諸侯之服,有其心矣。若無其心,而敢設服以見諸侯之大夫乎?”
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:“是司帝之百服。”
郭璞註:“服,器服也。”
26.喪服。亦謂服喪服。
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王曰:‘禮,為舊君有服,何如斯可為服矣?’”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葬魯城北泗上,弟子皆服三年。”
清丁雄飛《小星誌》:“甘泉先生為蒯氏服月,以其代妻事母久而慈子有成也。”
27.指服喪期。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你現今服也滿了,還不曾娶個親事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九六回:“若說服裏娶親,當真使不得。”
28.一說為附著。
29.包,裹紮。
30.通“箙”。盛箭之器。
《詩·小雅·采薇》:“四牡翼翼,象弭魚服。”
鄭玄箋:“服,矢服也。”
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:“小服皆疏。”
鄭玄註:“服,讀為‘箙’。”
漢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左烏號之彫弓,右夏服之勁箭。”
31.泛指盛其他武器之器。
清毛奇齡《何君墓誌銘》:“逮夜,環帳房館垣,卻刃服,弦弓築矢於旌門,鼓三下,;聞介馬聲。”
32.通“伏”。潛伏;竄伏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孝子不服闇。”
俞樾《群經平議·禮記一》:“不服闇者,不伏闇也,謂不潛伏於闇冥之中也。”
33.通“伏”。倒伏。參見“服斃”。
34.合理的,對的。
35.整治。
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為絺為綌,服之無斁。”
鄭玄箋:“服,整也……整治之無厭倦。”此指蒸煮、紡織等勞作。
36.治罪。
37.制度。
《左傳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子產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。”
38.通“備”。
《管子·度地》:“寡人悖,不知四害之服,奈何!”俞樾《諸子平議·管子五》:“服,讀為‘備’。謂不知四害之備也。
《戰國策·趙策》‘騎射之服’,《史記·趙世家》作‘騎射之備’,是服與備古字通。”
39.通“鵩”。鳥名。鵩鳥。
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,有鴞飛入賈生舍,止於坐隅。
楚人命鴞曰服。”
裴駰集解引晉灼曰:“《異物誌》:有山鴞,體有文色,土俗因形名之曰服。不能遠飛,行不出域。”
40.姓。
漢有服虔。見《後漢書·儒林傳下》。
II
fù
ㄈㄨˋ
〔《集韻》扶缶切,上有,奉。〕
1.車箱。
《周禮·地官·山虞》:“凡服耜,斬季材,以時入之。”
鄭玄註:“服,牝服,車之材。”
《周禮·考工記·車人》:“牝服二柯有參分柯之二。”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牝服謂車箱。服,讀為‘負’。”
2.負載;負荷。
《墨子·節用中》:“車為服重致遠,乘之則安,引之則利。”
三國魏阮籍《詠懷》之七三:“橫術有奇士,黃駿服其箱。”
宋蘇軾《遊廬山次韻章傳道》:“塵容已似服轅駒,野性猶同縱壑魚。”參見“服箱”。
3.量詞。用於稱中藥劑量。一劑稱一服。
北周庾信《燕歌行》:“定取金丹作幾服,能令華表得千年。”
宋蘇軾《〈聖散子〉後序》:“所用皆中下品藥,略計每千錢即得千服,所濟已及千人。”
趙樹理《福貴》:“福貴也請萬應堂藥店的醫生給看了幾次,吃了幾服藥也不見效。”
4.中藥煎飲一次亦稱一服。
清東軒主人《述異記·許七遇仙》:“試取藥進之,一服而熟寐,再服而霍然,三服而聲朗體強,壯健異常。”
III
bì
ㄅ〡ˋ
〔《集韻》弼力切,入職,並。〕
1.通“腷”。鬱結貌。參見“服臆”。
2.通“逼”。堵塞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十六經·三禁》:“毋服川,毋逆土,毋逆土功,毋壅民明。”整理者註:“《晏子春秋·內篇問上》:‘節飲食,無多畋漁,以無偪川澤。’因此,此處的‘毋服川’即‘毋偪川澤’。偪即逼字,逼迫。毋偪川,不要堵塞河流。”
IV
bó
ㄅㄛˊ
〔《集韻》弼角切,入覺,並。〕
1.啼呼。
《漢書·田蚡傳》:“春,蚡疾,一身盡痛,若有擊者,謼服謝罪。”
顏師古註引晉灼曰:“服,音瓝。
關西俗謂得杖呼及小兒啼呼為呼瓝。”
2.通“保”。保衛。
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秦與荊人戰,大破荊,襲郢,取洞庭、五湖、江南,荊王君臣亡走,東服於陳。”
陳奇猷集釋引劉師培曰:“案,服與保通。
《老子》‘保此道者不欲盈’,《淮南子·道應訓》引作‘服’,是‘保’‘服’古通。
《史記·楚世家》:‘楚襄王兵散,遂不復戰,東北保於陳城。’此其證。”
阅读:456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