侔
侔字的筆畫:8畫;
móu
ㄇㄡˊ
〔《廣韻》莫浮切,平尤,明。〕
1.齊等;相當。
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大魚食之,牽巨鉤……海水震蕩,聲侔鬼神。”
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趙名晉卿,實專晉權,奉邑侔於諸侯。”
唐獨孤及《故左武衛大將軍郭知運諡議》:“茂勳崇名,與衛霍侔。”
明王世貞《鳴鳳記·楊公劾奸》:“切惟元老嚴嵩僭竊,權侔人主,誤國殃民,奸謀久矣。”
清葉廷琯《吹網錄·守海鹽縣主簿王頊妻墓誌銘》:“夫人事親盡孝,可侔於曾閔。”
陳毅《示兒女》詩之二:“所恨壓迫者,役人如馬牛。更恨說教者,實與強暴侔。”
2.比較;衡量。
宋姚寬《西溪叢語》卷上:“若言狹逼,則東溟自定海吞餘姚、奉化二江,侔之浙江,尤其狹逼。”
3.《墨經》中的邏輯術語。其主要形式是對原判斷的詞項附加比詞,從而構成一個推論形式。如“白馬,馬也;乘白馬,乘馬也”,相當於直接推理的一種形式。
《墨子·小取》:“侔也者,比辭而俱行也。”
4.謀取;求。
《管子·宙合》:“賢之處亂世也,知道之不可行,則沈抑以辟罰,靜默以侔免。”
戴望校正:“侔,取也。”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。”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軍次實錄》:“誌在生靈願未酬,七旬苗格策難侔。”
5.見“侔莫”。
阅读:13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