賢俊

ok8.org > 詞典 > 賢俊

(賢俊,賢俊)

亦作“賢雋”。亦作“賢嶲”。

1.才德出眾。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教子》:“賢俊者自可賞愛,頑魯者亦當矜憐。”

《隋書·高祖紀下》:“開進仕之路,佇賢雋之人。”

唐杜甫《遣興》詩之一:“昔時賢俊人,未遇猶視今。”

明歸有光《顧夫人楊氏七十壽序》:“其子之賢俊者,予往往於南宮識之。”

清陳用光《上翁學士書》:“古之士,其知慕乎道者,未嘗不欲見賢俊之君子,而祓濯其心,以獲尊聞行知之益。”

2.才德出眾的人。

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延登賢俊,招顯側陋。”

《晉書·忠義傳·王豹》:“簡良才,命賢俊,以為天子百官。”

唐元稹《桐花》詩:“君若傲賢雋,鹿鳴有食芹。”
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公薦》:“草澤卑位之間,恐遺賢俊,宜令兵部即作牒目,徵召奏聞。”

宋歐陽修《送徐生之澠池》詩:“腳靴手板實卑賤,賢雋未可吏書繩。”

清錢良擇《寄內》詩:“無方賢俊皆簪筆,有道乾坤漸止戈。”

清姚瑩《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》:“四方賢嶲,自達官以至學人士,遇先生所在必求見焉。”

阅读:1407

●賢俊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