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言自語
【成語】:自言自語
【拼音】:zì yán zì yǔ
【解釋】: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。
【出處】:元·無名氏《桃花女》第四折:“你這般鬼促促的,在這自言自語,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?”
【示例】:一面點頭,一面咂嘴弄舌的,~了一回。 ★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十七回
【近義詞】:喃喃自語
【反義詞】:默不做聲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自己說話
【英文】:talk to oneself
【日文】:ひとりごとを言(い)う
【法文】:se parler à soi-même
【德文】:vor sich hin reden
(自言自語,自言自語)
無人對白,自己跟自己說話。
元王曄《桃花女》第四摺:“伯伯,你這般鬼促促的,在這裏自言自語,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麽?”
《醒世恒言·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﹝秦重﹞又想一回道:‘……若有了銀子,怕他不接!隻是那裏來這幾兩銀子?’一路上胡思亂想,自言自語。”
清李漁《奈何天·憂嫁》:“養娘,你在那裏自言自語,說些甚麽?”魯迅《仿徨·祝福》:“她(四嬸)往往自言自語的說,‘她現在不知道怎麽樣?’意思是希望她再來。”
阅读:21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