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準
(平準,平準)
1.古代官府平抑物價的措施。
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大農之諸官,盡籠天下之貨物,貴即賣之,賤則買之。如此,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,則反本,而萬物不得騰踴,故抑天下物,名曰平準。”
2.漢承秦制,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,掌管平準之事。參閱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通誌·職官四》。
3.平穩;公平;平衡。
《醒世恒言·施潤澤灘闕遇友》:“兩邊檢點,柱腳若不平準的,便把來墊穩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金永年》:“念汝貿販平準,賜予一子。”
李大釗《馬克思的中國民族革命觀》:“一八三○年以前,中外貿易的平準,還是中國方面站在有利的地位。”
4.清末譯經濟學為平準學。
梁啟超《新史學·史學的界說》:“宗教學也,法律學也,平準學也(即日人所謂經濟學),皆與史學有直接之關係。”
阅读:108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