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宮格
(九宮格,九宮格)
1.用以臨寫碑帖的一種界格紙。在方格中劃“井”字形,使成等分的九格,因九格的形位有類古代的明堂九宮,故名。相傳此法創自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。
清蔣驥續創九宮新式,一方格內均分三十六格。參閱元陳繹曾《翰林要訣》、清蔣驥《續書法論》。
林海音《城南舊事·蘭姨娘》:“蘭姨娘最初還催著我寫九宮格,後來她隻顧得看《傀儡家庭》了,就懶得理我的功課。”
2.指詩鐘的分詠格。上下兩句詩意絕不相類,而字面又緊密配對,內容與形式錯雜交互,有如古之明堂九宮,故名。
清莫友棠《屏麓草堂詩話》卷四引清孫抎《餘墨偶談續集》:“分舉不類兩物,撰成二語,名九宮格。如走馬燈對蟹菊雲:‘投足火中猶善走,寄人籬下也橫行’;壓花會對乞丐婆雲:‘夕陽門外探消息,寒食墦間樂倡隨’之類是也。名以九宮者,蓋取其錯雜交互之意。”
阅读:196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