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顏
(朱顏,朱顏)
1.紅潤美好的容顏。
《楚辭·大招》:“嫮目宜笑,娥眉曼隻。容則秀雅,稚朱顏隻。”
王夫之通釋:“稚朱顏者,肌肉滑潤,如嬰稚也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芙蓉賦》:“陋荊姬之朱顏,笑夏女之光髮。”
南唐李煜《虞美人》詞:“雕欄玉砌依然在,隻是朱顏改。”
宋魏慶之《詩人玉屑·詩評》:“元卿年十八第進士,其叔正叟賀之雲:‘月中丹桂輸先手,鏡裏朱顏正後生。’”清劉大櫆《祭吳文肅公文》:“我初見公,公在內閣,皓髮朱顏,笑言磊磊。”
2.和悅的臉色。表示親熱信任。
《漢書·淮陽王劉欽傳》:“博自以棄捐,不意大王還意反義,結以朱顏,願殺身報德。”
3.美色;美女。
三國魏曹植《雜詩》之四:“時俗薄朱顏,誰為發皓齒?”余冠英註:“朱顏為美色。”
南朝梁簡文帝《美女篇》:“朱顏半已醉,微笑隱香屏。”
明葉憲祖《碧蓮繡符》第七摺:“欲覓佳姻,須索放還,強羈留,空絮煩,算除非為覓朱顏,算除非為覓朱顏。”
清方文《王抑之招集齋中有贈》詩:“翠幙出朱顏,清謳發皓齒。”
4.指青春年少。
唐郎士元《聞蟬寄友人》詩:“朱顏向華髮,定是幾年程。”
宋曾鞏《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箋》詩:“綠髮朱顏兩少年,出倫清譽每相先。”
元曾瑞卿《留鞋記》第一摺:“[梅香雲]姐姐,你纔一十八歲,慌怎麽的![正旦唱]我則怕一去朱顏喚不回,誤了我這佳期。”
清顧炎武《薊門送子德歸關中》詩:“與子窮年長作客,子非朱顏我頭白。”
5.臉紅。形容酒醉的面容。
晉潘嶽《金谷集作》詩:“玄醴染朱顏,但愬杯行遲。”
宋司馬光《和子華招潞公暑飲》:“閑來高韻渾如鶴,醉裏朱顏卻變童。”
清唐孫華《國學進士題名碑》詩:“自古纓冕無醜士,酸寒一洗朱顏酡。”
6.臉紅。羞赧之色。
《北齊書·王晞傳》:“丞相西閤祭酒盧思道謂晞曰:‘昨被召朱顏,得不以魚鳥致怪。’”
阅读:147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