喪家之犬
【成語】:喪家之犬
【拼音】:sàng jiā zhī quǎn
【解釋】:無家可歸的狗。比喻無處投奔,到處亂竄的人。
【出處】: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臯陶,其肩類子產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喪家之狗。”
【近義詞】:過街老鼠
【反義詞】:耀武揚威
【語法】:作賓語;指到處亂竄的人
【英文】:be homeless dog
【日文】:飼(か)い主(ぬし)をなくした犬(いぬ)。〈喻〉よるべのなくなった人
【成語故事】: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到各諸侯國講學,因孔子是保守派,與當時諸侯爭霸不合拍,常常受到冷遇。一次孔子與弟子走散,孔子呆在東門旁發呆,子貢問鄭國人孔子在何處。鄭國人說東門邊有個老頭子像一隻喪家之狗在發呆
同“喪2家之狗”。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四七回:“忙忙如喪家之犬,急急如漏網之魚。”
冰心《老舍和孩子們》:“舒伯伯給我的信裏說,他在紐約,就像一條喪家之犬。”
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輪到這家人搬出王爺府的時候,又無一例外地有如喪家之犬,都是被掃地出門的。”亦省稱“喪家犬”。
南朝梁沈約《辯聖論》:“或以為東家丘,或以為喪家犬。”此即指孔子。參見“喪家之狗”。
阅读:17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