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近
(淺近,淺近)
1.淺顯,不深奧。
晉杜預《<春秋經傳集解>序》:“末有穎子嚴者,雖淺近,亦復名家。”
唐顏真卿《<幹祿字書>序》:“所謂俗者,例皆淺近。”
元劉壎《隱居通議·詩歌二》:“學者每恨公詩平易淺近,少鍜鍊之工,不得與少陵、山谷爭雄,予獨以為不然。”
洪深《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》第七章四:“畢特金教授,曾經作過一淺近的比喻。”
2.不幽深,不隱蔽。
《宋書·孝義傳·張進之》:“以本村淺近,移入池溪。”
3.淺薄卑俗。
前蜀貫休《行路難》詩:“淺近輕清莫與交,地卑隻解生荊棘。”
《東周列國誌》第十回:“臣聞少師乃淺近之徒,以諛得寵。”
阅读:14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