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
浸字的筆畫:10畫;
I
jìn
ㄐ〡ㄣˋ
〔《廣韻》子鴆切,去沁,精。〕
1.泡在液體中。
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:“有冽氿泉,無浸穫薪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笨麯並酒》:“浸藥酒法:以此酒浸五茄木皮,及一切藥,皆有益,神效。”徐遲《火中的鳳凰》六:“此時他的失望,好比一塊燒紅的熱鐵突然浸入冷水中。”
2.液體或氣體等滲入。
晉王嘉《拾遺記·燕昭王》:“香出波弋國,浸地則土石皆香。”
清鄭燮《題梅竹》詩:“蕭蕭大地朔風號,雨雪頻浸範叔袍。”
巴金《家》八:“覺慧開始覺得寒氣透過衣服浸到身上來了。”
3.淹沒。
《詩·曹風·下泉》:“冽彼下泉,浸彼苞稂。”
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三國攻晉陽,歲餘,引汾水灌其城,城不浸者三版。”
晉陸機《贈尚書郎顧彥先》詩之二:“豐註溢脩霤,黃潦浸階除。”
《宋史·河渠誌三》:“真宗景德元年九月,宋州言汴河決,浸民田,壞廬舍。”
4.灌溉。
《詩·小雅·白華》:“滮池北流,浸彼稻田。”
朱熹集傳:“言小水微流,尚能浸灌。”
《莊子·天地》:“子貢曰:‘有械於此,一日浸百畦,用力甚寡而見功多,夫子不欲乎?’”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:“﹝浸﹞,灌也。”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夫臨江之鄉,居人汲水以浸其園,江水弗憎也。”
5.喻映照。
五代牛希濟《中興樂》詞:“池塘暖碧浸晴暉,濛濛柳絮輕飛。”
宋宋庠《重展西湖》詩之一:“向夕舊灘都浸月,過寒新樹便留煙。”
清王士禛《花草蒙拾》卷五:“皎月梨花,本是平平,得一浸字,妙絕千古,與‘月明如水浸宮殿’同工。”
周立波《金戒指》:“月光浸白了整個窗子。”
6.比喻處於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。
丁玲《阿毛姑娘》第二章五:“慢慢的,她就更浸在不可及的幻夢裏了。”
7.洗濯。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浸石菌於重涯,濯靈芝以朱柯。”
薛綜註:“浸,濯也。”
8.指蓄水可以灌溉的川澤。後亦泛指河澤湖泊。
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其川三江,其浸五湖。”
鄭玄註:“浸,可以為陂灌溉者。”
唐李群玉《洞庭風雨》詩之二:“巨浸吞湘澧,西風忽怒號。”
宋毛滂《夜行船·餘英溪》詞:“桃花春浸一篙深,畫橋東柳低煙遠。”
明歸有光《寶界山居記》:“太湖,東南巨浸也。”
清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神木》:“道光癸未夏,淫雨為災,直隸百餘州縣,皆成巨浸。”
9.滋潤。喻施恩惠。
漢司馬相如《封禪文》:“舒盛德,發號榮,受厚福,以浸黎元。”
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澤浸昆蟲,威振八宇。”
薛綜註:“浸,潤也。”
南朝宋顏延之《應詔宴曲水作詩》:“惠浸萌生,信及翔泳。”
宋王禹偁《王樞密》詩:“澤欲浸生民,化將還邃古。”
10.微視;仔細看。參見“浸想”。
11.副詞。逐漸。
《易·遯》:“浸而長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浸者,漸進之名。”
《楚辭·遠遊》:“形穆穆以浸遠兮,離人群而遁逸。”
漢揚雄《法言·問明》:“浸以光大,不亦懿乎?”清薛福成《籌洋芻議·礦政》:“勇丁遊閒無事,浸至習成驕惰,騷動閭閻。”
12.引申為日益,更加。
《後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授監統內外,威震三軍,若其浸盛,何以制之?”
13.連詞。若,假使。
清王夫之《讀四書大全說·孟子·盡心上五》:“浸其不然,而舍氣言理,則不得以天為理矣。”
14.參見“浸行”。
II
qīn
ㄑ〡ㄣ
〔《廣韻》七林切,平侵,清。〕
1.見“浸淫”、“浸尋”、“浸潯”。
2.同“侵”。觸犯;冒犯。
《漢書·薛宣傳》:“《春秋》之義,意惡功遂,不免於誅,上浸之源不可長也。”
顏師古註:“浸字或作‘侵’。侵,犯也。”
3.同“侵”。侵犯。參見“浸淩”。
4.同“侵”。侵占。參見“浸漁”。
阅读:148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