讋
讋字的筆畫:23畫;
(讋,詟)
zhé
ㄓㄜˊ
〔《廣韻》之涉切,入葉,章。〕
1.懼怕;喪膽。
漢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臣,莫不陸讋水慄,奔走而來賓。”
宋李綱《喜遷鶯·真宗幸澶淵》詞:“虜情讋,誓書來,從此年年修好。”
明劉基《平西蜀頌序》:“神讋鬼慄,匍匐俯伏。”
2.震懾。
《後漢書·東夷傳序》:“時遼東太守祭肜威讋北方,聲行海表。”
唐柳宗元《晉問》:“南瞰諸華,北讋群夷。”
3.禁忌。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世以為裘者難得貴賈之物也,而不可傳於後世,無益於死者,而足以養生,故因其資以讋之。”
高誘註:“讋,忌也。”
4.多言。
《說文·言部》:“讋……一曰言不止也。”
段玉裁註:“言字各本無,依《玉篇》補。謂詍詍沓沓也。”參見“讋諄”。
阅读:12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