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逸待勞
【成語】:以逸待勞
【拼音】:yǐ yì dài láo
【解釋】:逸:安閑;勞:疲勞。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,養精蓄銳,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。
【出處】:《孫子·軍爭》:“以近待遠,以佚待勞,以飽待饑,此治力者也。”
【示例】:他踞了碉樓,~,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。 ★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三回
【近義詞】:養精蓄銳、用逸待勞
【反義詞】:疲於奔命
【歇後語】:屏風馬氣死巡河炮
【英文】:wait at one's ease for the fatigued enemy
【成語故事】:東漢初年,隗囂占據隴西,後投降四川稱帝的公孫述,漢光武帝派馮異為征西大將軍。馮異想進攻恂邑,隗囂也率軍進攻。馮異手下建議避免正面交鋒,馮異主張先占據該城,然後以逸待勞,等待疲勞的隗囂來攻,這樣把隗囂打得狼狽不堪
(以逸待勞,以逸待勞)
多指作戰時采取守勢,養精蓄銳,讓敵人來攻,然後乘其疲勞,戰而勝之。原作“以佚待勞”。
《孫子·軍爭》:“以近待遠,以佚待勞,以飽待飢,此治力者也。”
唐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若未可入,則深壁高壘,以逸待勞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“他踞了碉樓,以逸待勞,我們倒難以刻斯取勝。”
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第五章第三節:“這種時候,敵軍雖強,也大大減弱了;兵力疲勞,士氣沮喪,許多弱點都暴露出來。紅軍雖弱,卻養精蓄銳,以逸待勞。”
阅读:29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