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為公
【成語】:天下為公
【拼音】:tiān xià wéi gōng
【解釋】: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,天子之位,傳賢而不傳子,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。
【出處】:《禮記·禮運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”
【示例】:萬古千秋業,~器。 ★陳毅《湖海詩社開征引》詩
【近義詞】:天下一家
【反義詞】:天下為家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人
(天下為公,天下為公)
《禮記·禮運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”
《南史·宋紀上》:“夫樹君宰世,天下為公,德充帝王,樂推攸集。”
明李贄《答耿中丞》:“夫以率性之真,推而擴之,與天下為公,乃謂之道。”
孫中山《對駐廣州湘軍的演說》:“提倡人民的權利,便是公天下的道理。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。天下為公,人人的權利都是很平的。”
阅读:149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