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誥

簡體誥字的筆畫:9畫;繁體誥字筆畫:14畫。

(誥,誥)

gào

ㄍㄠˋ

〔《廣韻》古到切,去號,見。〕

1.告訴。

《書·太甲下》:“伊尹申誥於王曰:‘嗚呼!惟天無親,克敬惟親。’”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魏國先生有睟其容,乃盱衡而誥曰:‘異乎交益之士!’”清包世臣《藝舟雙楫·蘇州寶蓮寺主〈松濤法語〉題辭》:“余既樂大乘有擔荷者,而又吾故人之弟子也,爰歡喜讚歎而題其卷首,以誥讀者。”

2.告誡;勸勉。

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近臣諫,遠臣謗,輿人誦,以自誥也。”

韋昭註:“誥,告也。”
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國語下》:“《爾雅》:‘告、誓,謹也。’郭註曰:‘皆所以約勒,謹戒眾。’自誥者,自戒敕也。”

漢揚雄《太常箴》:“災降二宮,用誥不祧。”

3.《書》六體之一。用於告戒或勉勵。

《書》有《仲虺之誥》、《洛誥》等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辨騷》:“故其陳堯舜之耿介,稱湯武之祗敬,典誥之體也。”

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二篇:“《書》之體例有六:曰典,曰謨,曰訓,曰誥,曰誓,曰命,是稱六體。”

4.皇帝的制敕。

唐韓愈《順宗實錄五》:“太上皇又下誥曰:‘人倫之本,王化之先,爰舉令圖,允資內輔。’”

《前漢書平話》卷下:“細柳將軍北戍雄,陣前卻敵笑談中;自從戰罷邊塵靜,鐵券書名誥已封。”

阅读:1311

●誥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