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
非字的筆畫:8畫;
I
fēi
ㄈㄟ
〔《廣韻》甫微切,平微,非。〕
1.違背,不合。
《詩·小雅·斯幹》:“無非無儀。”
孔穎達疏:“為行謹慎,無所非法。”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夫有尤物,足以移人,茍非德義,則必有禍。”
宋曾鞏《天長朱君墓誌銘》:“君居其家,尤孝謹慈良,人非其意,不肯茍合。”
清戴名世《〈劉陂千庶常詩〉序》:“彼蓋知古人之不可非也,於是據其一說,而指之曰:‘古人在是也。’”
2.不對;錯誤。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雜物撰德,辯是與非。”
晉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國·天情道理書》:“堪羨吾儕俱醒悟,還欽後輩盡知非。”
3.邪惡。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禁民為非曰義。”
魯迅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二八篇:“蓋贓官自知有病,不敢公然為非。”
4.責備;反對。
《管子·山權數》:“禁繆者,非往而戒來。”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孔子之所立也,而墨子非之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三:“若小生有始無終,不但人非,難堪鬼責。”
章炳麟《贈大將軍鄒君墓表》:“非堯舜,薄周孔,無所避。”
5.引申為不喜歡,討厭。
宋王安石《白鶴吟示覺海元公》:“吾豈厭喧而求靜?吾豈好丹而非素?”
6.無,沒有。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眾非元後何戴?後非眾,罔與守邦。”
晉左思《三都賦》序:“且夫玉卮無當,雖寶非用。”
唐韓愈《感二鳥賦》:“今是鳥也,惟有羽毛之異,非有道德智謀。”
明吳寬《湯媼傳》:“自是廣文非媼(指湯婆子),寢不安席。”
7.不,不是。
《易·坤》:“非一朝一夕之故。”
《淮南子·修務訓》:“故美人者,非必西施之種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回:“十常侍賣官鬻爵,非親不用,非仇不誅。”余開選《獅子》:“‘獅子’,並非真正的獅子,隻是一個人的綽號。”
8.仇恨;怨恨。
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今既無事矣,而非和,於是加寵,將何治為?”韋昭註:“非,恨也。”參見“非怨”。
9.詆毀;譏諷。
《孝經·五刑》:“非聖人者無法,非孝者無親。”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而兄伯升好俠養士,常非笑光武事田業,比之高祖兄仲。”
10.豈非;未嘗。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可愛非君,可畏非民。”
孔穎達疏:“言民所愛者,豈非君乎?言君所畏者,豈非民乎?”
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。”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補遺三》:“宗閔曰:‘君揣我何念?’杜曰:‘非大戎乎?’曰:‘是也。’”梁啟超《論白話為維新之本》:“會意諧聲,非文字精義耶?”
11.虛假,不真實。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終日之言,必有聖之事;百發之中,必有羿、逢蒙之巧,然而世不與也,其守節非也。”
高誘註:“非者,非其真也。”參見“非語”。
12.謂改變,不同原樣。
三國魏曹丕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節同時異,物是人非。”
宋賀鑄《烏江東鄉往還馬上作》詩:“殘日兩竿荒戍遠,青山滿眼故園非。”
13.指不在,不存在。
清納蘭性德《浣溪沙·姜女祠》詞:“澄海樓高空極目,望夫石在且留題,六王如夢祖龍非。”
14.不如,比不上。
宋林逋《北山寫望》詩:“晚來山北景,圖畫亦應非。”
15.必須;定要。
《醒世恒言·赫大卿遺恨鴛鴦絛》:“那少年的,如閨女一般,深居簡出,非細相熟的主顧,或是親戚,方纔得見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八回:“我說非你回來不行呢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買〈小學大全〉記》:“因為乾隆的意見,是以為既敢‘狂吠’,必不止於一兩聲,非徹底根究不可的。”
16.疑問助詞,相當於“否”。
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偃(徐偃)矯制而鼓鑄者,欲及春耕種贍民器也。今魯國之鼓,當先具其備,至秋乃能舉火。此言與實反者非?”
《後漢書·董卓傳》“車駕即日發邁”李賢註引《獻帝起居註》:“初,天子出,到宣平門,當度橋,汜兵數百人遮橋曰:‘是天子非?’”宋陸遊《老境》詩:“堪笑街頭小兒女,問予君是伯休非?”
17.通“避”。躲開。
《墨子·耕柱》:“古者周公旦非關叔辭三公,東處於商奄,人皆謂之狂。”
張純一集解引欒廷梅曰:“‘非’字當讀如‘避’,古讀‘非’字如‘彼’,與‘避’字音近。”
18.通“彼”。那。
《墨子·三辯》:“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稅,弓張而不弛。無乃非有血氣者之所不能至邪?”於省吾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墨子一》:“‘非’應讀作‘彼’,非、匪、彼,古字通。”
19.非洲的簡稱。如:亞、非、拉。
20.姓。參見“非子”。
II
fěi
ㄈㄟˇ
〔《集韻》妃尾切,上尾,敷。〕
通“誹”。
誹謗。
《楚辭·九章·懷沙》:“非俊疑傑兮,固庸態也。”
王逸註:“非俊,《史》作‘誹駿’。”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故群臣去忠而事私,百姓怨非而不用。”
楊倞註:“非,或為誹。”參見“非謗”。
阅读:265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