斲喪

ok8.org > 詞典 > 斲喪

(斲喪,斲喪)

1.摧殘;傷害。

《左傳·哀公十五年》:“齊陳瓘如楚,過衛。

仲由見之,曰:‘天或者以陳氏為斧斤,既斮喪公室,而他人有之,不可知也。’”宋蘇軾《蓋公堂記》:“蕭何、曹參親見其斮喪之禍,而收其民於百戰之餘,知其厭苦,憔悴無聊,而不可與有為也。”

明劉基《艷歌行》:“斲喪在須臾,成長何艱哉!”郭沫若《殘春及其他·聖者》:“上海的孩子們真是可憐!看不見一株青草,聽不見一句鳥聲,生下來便和自然絕了緣,把天真的性靈斲喪。”

2.特指沈溺酒色,傷害身體。

清趙翼《陔餘叢考·斲喪》:“人不自愛惜,耗其精神於酒色者,曰斲喪。”

梁啟超《禁早婚議》:“少年男女,身體皆未成熟,而使之居室,妄斲喪其元氣,害莫大焉。”

阅读:1348

●斲喪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