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見
(淺見,淺見)
1.謂見識短淺。亦指見識短淺者。
《史記·五帝本紀論》:“書缺有間矣,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,非好學深思,心知其意,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河水一》:“水陸路殊,徑復不同,淺見未聞,非所詳究,不能不聊述聞見,以誌差違也。”
宋蘇軾《再論積欠六事四事劄子》:“小人淺見,隻為朝廷惜錢,不為君父惜民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三回:“賢弟休如此淺見。”
郭沫若《集外·七請》:“但我也不如一般淺見的人一樣,人雲亦雲地便說口號標語詩是罪大惡極。”
2.短淺的見識。
《晉書·忠義傳·王豹》:“敢以淺見,陳寫愚情。”
明何景明《何子·心跡》:“夫拘學不假於繩尺之外,淺見不及於衣帶之下。”
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<阿Q正傳>的成因》:“在這事實發生以前,以我的淺見寡識,是萬萬想不到的。”
阅读:13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