爰
爰字的筆畫:9畫;
yuán
ㄩㄢˊ
〔《廣韻》雨元切,平元,雲。〕
1.變更;更換。
《書·盤庚上》:“既爰宅於茲,重我民,無盡劉。”
俞樾《群經平議·尚書二》:“爰之言易也。”
《漢書·食貨誌上》:“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,三歲更耕之,自爰其處。”
王先謙補註:“爰訓易。”
章炳麟《五無論》:“苦寒地人與溫潤地人,每歲爰土易室而居,叠相遷移。”
2.猶曰。
《書·洪範》:“水曰潤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從革,土爰稼穡。”
孔穎達疏:“爰亦曰也。”
3.及,到。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後稷創業於唐,公劉發跡於西戎,文王改制,爰周郅隆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爰,於,及也……以言文王改制,及周而大盛也。”
4.介詞。於;從。
《書·盤庚下》:“盤庚既遷,奠厥攸居,乃正厥位,綏爰有眾。”
孔傳:“安於有眾。”
《漢書·敘傳下》:“爰茲發跡,斷蛇奮旅。”
《三國誌·魏誌·武帝紀》:“今君稱丕顯德,明保朕躬,奉答天命,導揚弘烈,綏爰九域。”
5.代詞。哪裡;何處。
《詩·小雅·四月》:“亂離瘼矣,爰其適歸?”
《詩·鄘風·桑中》:“爰采唐矣?沬之鄉矣。”
鄭玄箋:“於何采唐?”
6.代詞。這裡;那裡。
《荀子·賦》:“爰有大物,非絲非帛。”
楊倞註:“爰,於也。言於此有大物。夫人之大者莫過於禮,故謂之大物也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文水》:“崖半有一石室,去地可五十餘丈,爰有層松飾巖,列柏綺望。”
7.連詞。於是;就。
《書·無逸》:“作其即位,爰知小人之依,能保惠於庶民。”
孔傳:“於是知小人之所依。”
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將答賦而不暇兮,爰整駕而亟行。”舊註:“爰,於是也。”
唐劉禹錫《謝放先貸斛鬥表》:“聖恩周洽,洞見物情,爰命有司,使之條奏。”
清繆艮《沈秀英傳》:“爰徇稻薌之請而為之傳。”
郭沫若《蜀道奇》詩:“文翁治蜀文教敷,爰產揚雄與相如。”
8.連詞。與。
《書·顧命》:“太保命仲桓、南宮毛,俾爰齊侯呂伋,以二幹戈、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。”
王引之曰:“爰,與也。言使仲桓、南宮毛與呂伋共迎康王也。”見《經傳釋詞》卷二。
9.助詞。無義。用在句首或句中,起調節語氣的作用。
《詩·邶風·凱風》:“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”
《三國誌·蜀誌·諸葛亮傳》:“前年燿師,馘斬王雙;今歲爰征,郭淮遁走。”
唐柳宗元《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》:“爰褒有客,尊賢之典惟新;載奉素王,宗予之道斯在。”
黃遠庸《庫倫獨立後之外交》:“俄國對蒙方針,爰定二種如左。”
10.古代的一種貨幣單位或重量單位。
《毛公鼎》:“王為取賦卅爰。”參見“爰金”。
11.《漢書·李廣傳》:“﹝李廣﹞為人長,爰臂。”
顏師古註引如淳曰:“臂如猿,臂通肩也。”
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作“猿臂”。
12.通“咺”。哀而不止。
《楚辭·九章·懷沙》:“曾傷爰哀,永嘆喟兮。”
13.姓。
漢代有爰盎,亦作袁盎。見《漢書·爰盎傳》。
阅读:123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