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夬

夬字的筆畫:4畫;

I

guài

ㄍㄨㄞˋ

〔《廣韻》古邁切,去夬,見。〕

1.《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乾下兌上。

《易·夬》:“夬,揚於王庭。”

孔穎達疏:“此陰消陽息之卦也。陽長至五,五陽共決一陰,故名為夬也。”

宋孫奕《履齋示兒編·雜記·卦配十二月》:“五陽而一陰則為三月,其卦為夬。”

2.堅決;果斷。

《易·夬》:“澤上於天,夬。”

王弼註:“夬者,明法而決斷之象也。”

唐韓愈《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聯句》:“何以驗高明?柔中有剛夬。”

II

jué

ㄐㄩㄝˊ

〔《集韻》古穴切,入屑,見。〕

通“決”。

1.鉤弦用的扳指。

《詩·小雅·車攻》:“夬拾既飲,弓矢既調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夬,本又作決,或作抉。同。古穴反。”

朱熹集傳:“決,以象骨為之,著於左手大指,所以鉤弦闓體。”

2.決定(勝負)。
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蘇秦謂齊王章四》:“□弱宋服,則王事速(速)夬矣。”

阅读:1307

●夬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